乳腺癌医治后康复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医治后康复: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医治后康复上肢淋巴水肿乳腺癌局部医治后,患侧上肢可能出现慢性淋巴性水肿,这是乳腺癌腋打扫后最严重的长时间并发症之一,一旦产生常常难获得满意疗效,患者常需要忍耐病痛的长时间折磨,因此本病的预防最为重要。
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
1.手术方式。在根治术为主的年代,16.%的患者都会出现上肢淋巴水肿,改进根治术后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只有根治术的1//3。
2.放疗(腋窝野放疗)
3.伤口愈合情况。创面的感染、术后切口下积血、积液、皮瓣缝合张力过大、皮瓣坏死等。
4.肥胖。体重达90.8kg以上的患者上肢水肿发生率为36.6%,而体重较轻的患者为16.9%。
5.高龄。伴随着年龄增长,淋巴引流的代偿能力也随之下落。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患者上肢淋巴结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7%。
6.腋窝和肩部广泛的复发转移。可以直接破坏局部淋巴结络,引发严重水肿。
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
1.腋窝淋巴结打扫术范围应适当。国际上推荐的标准打扫范围都是Ⅰ、Ⅱ级淋巴结,只有在Ⅰ、Ⅱ级淋巴结有明显转移时,才斟酌打扫Ⅲ级淋巴结。
2.适当采取守旧性手术方式。乳腺癌手术趋于守旧这是大势所趋,过大的切除范围不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利,也不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长时间生存机会。
3.放疗的运用要适当。放疗的指证还应严格掌握,不宜过度运用,对规范进行了Ⅰ、Ⅱ级淋巴结、或Ⅰ、Ⅱ、Ⅲ级淋巴结打扫的患者,放疗一般不宜再包括腋窝
4.预防及及时处理手术并发症。避免创面的感染、对术后切口下积血、积液必要时及时处理。
5.注意手术侧上肢的保护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的原则:(1)避免过度疲劳。(2)应按部就班、不要过急、适可而止、避免意外拉伤。(3)特殊情况患者,应酌情减少或延缓锻炼时间。(4)嘱患者不要在患侧肢体提重物等,患肢负重不能超过5千克,以避免影响患肢功能锻炼,避免皮肤破损及感染、避免蚊虫叮咬和戴腕饰。
经常使用的功能锻炼方法:
(1)扶墙抬高上肢的运动。身体尽可能贴近墙壁,患肢手掌贴墙,手指一步一步向上摸,直至感到疼痛不能耐受为止。(2)上肢旋转运动;先将上肢自然下垂,五指伸直并拢,自身体前方逐步抬高患肢至最高点,再从身体外侧逐步恢复原位。注意上肢高举是要尽可能伸直,避免曲折,动作应联贯,也可以从反方向进行锻炼。(3)上肢后伸运动;患者上肢自然下垂,用力向后面摆动上肢,再恢复原位,反复进行。患者应保持抬头挺胸。
功能锻炼的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坚持每天锻炼次,每次分钟,按时、准确进行功能锻炼是上肢恢复的重要保证。锻炼中既要避免动作过大、过猛,又要注意动作不能过小,以避免影响训练效果。
北京白癜风手术北京治白癜风哪个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