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国际 不可忽视的九种脚部不适症
WANFUGUOJI
-万福国际-
禅商学院
中医方面认为,脚部是我们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身体总的精气来源,。除此之外,脚部还能够传达我们身体的状况。不管是我们的脚部的皮肤、脚趾甲、脚后跟或者某一部位都能够给我们身体传来很重要的警钟。
1、脚部变得光滑无毛
身体循环代谢问题
脚原本在脚趾附近会有些许的毛发,如果某天突然发现它变得光滑无比,那表示身体的新陈代谢机能下降,导致血液无法流至身体末梢部位、给予毛囊养份。也有可能是心脏无力的表征,可请医师帮忙测量脉搏与检查心脏功能。
2、脚常常抽筋
营养不足、体内水分不足
抽筋的原因有很多种可能,严重的话可能是基因缺陷造成的脚部问题,轻则只是因为身体的养分不足。如果是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抽筋状况,那就表示水分摄取不足而引起的肌肉收缩;多摄取还镁、钾、钙等矿物质的食物,也能改善抽筋状况。如果已经抽筋,可将脚放入热水中,并慢慢将脚趾往自己的部位伸展,即可缓解。
3、脚趾突然肿大
痛风或其他发炎问题
脚趾等一些关节地方是痛风主要发作的地方,这个时候还会有痛还变肿的感觉,脚趾关节肿大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地方发炎,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的去看医生。
4、脚的伤口好不了
糖尿病、皮肤癌
如果脚的伤口过了好久都无法痊愈,却又找不出来特定原因,小心可能是糖尿病的警讯,血液中血糖值的不稳定,可能会造成神经受损,使得脚部对于疼痛或是任何神经触感都变得迟钝甚至无感,严重的话就会有需要截肢的可能。
另外,伤口难以愈合也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皮肤是身体 的器官,身体任何一处都有可能是皮肤癌的发生部位,因此身上的小伤口也别轻忽,如果长时间都没有痊愈,记得咨询皮肤科医师。
4、脚部冰冷没温度
甲状腺功能低下
撇去女性常会有的手脚冰冷不谈,如果就算在炎炎夏日脚却还是像在冷冻库一样冰冷,怎么样也暖不了的话,就有可能是身体甲状腺低下的缘故。如果你是超过40岁的中年人,更要注意此一问题,其他征兆还有包括掉发、易疲劳、体重快速下降、忧郁等。
6、拇囊炎
遗传性的足部缺陷
出现拇囊炎症状可能还我们平时总是穿不合脚的鞋子有关系,但是更多的是喝遗传因素有关,因为遗传的骨结构从而造成大拇指被挤向其他脚趾。专家认为,我们需要多加的连续不穿鞋子走路、多活动多节处、出去的时候要穿好走的鞋子。
7、脚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
从床上坐起来,脚底板一接触到地面,或是从椅子上站起来时,就会明显感受到脚部韧带的疼痛感,且不论穿着拖鞋、凉鞋还是工作鞋,只要走路或站立越久,疼痛感就越强烈。医师会建议暂时不要从事激烈运动或是长时间走路,并选择适合的鞋子。
8、皮肤脱皮、发痒、脱屑
真菌感染
长时间穿着不透气的鞋、袜,脚部处于闷热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容易有真菌感染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香港脚。可以涂抹抗香港脚的软膏治疗,并尽量保持脚部干燥清爽。
9、指甲泛黄
真菌感染/指甲油沉淀
仔细观察指甲,发现他竟然泛黄了?别太惊慌,首先先仔细思考一下是否有涂指甲油的习惯?如果指甲油没卸除,沉淀太久也会造成指甲颜色变暗黄,随着年龄增长,指甲变得斑驳泛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与香港脚一样是真菌感染。
脚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很多人走路时间长了之后脚后跟疼,按摩、泡热水均无效,拍片也没什么问题。这是什么病呢,该如何治疗?
专家说,是一种常见的跟痛症,中医学称之为“气落底”。疼痛轻者尚可行走,重者步履艰难,甚至难以入眠。该病诱因多为长途跋涉、长久站立、肥胖、受伤、冷水浸泡、遭受湿冷等。发病机理归因于骨内静脉淤滞、血循不畅、跟骨骨内压增高。
治疗此病应针对其病因病理,方法有:
非手术治疗
①醋热水泡足,1/3盆热水加入1/3碗食醋,将患足先熏后泡,其后水温变低即加入热水,持续泡足30分钟以上,每晚睡觉前一次;
②用热水袋,裹几层干布或毛巾,贴敷于痛处(足跟底或足跟后部),次日起床时去除;
③休息时抬高患肢;
④药物治疗:口服复方丹参片,1次3片,1日3次。也可应用促进静脉回流的药物如威利坦或迈之灵,1次1片,1日2次,口服。疼痛重者可以服用止痛药3~5天;
⑤自我按摩:将足跟疼处在硬物上摩压;
⑥注意休息,勿久走久站、勿受湿冷,肥胖者减肥。以上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一般需用2~3个疗程。
⑦疼痛重者可试行局部封闭治疗,注意不要从足跟底部进针,应从足的侧旁进针。
中药泡脚,驱走四种不适
1.生姜祛寒
生姜在中医上属于辛温解表药,有祛寒解表的作用,而且毒副作用较小。怕冷、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的生姜(约为中等大小的姜半块),将其拍扁,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姜水倒出,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觉到烫为宜)。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 边泡边搓双脚。
用生姜水泡脚一段时间后,怕冷的症状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桂皮消肿
桂皮,又称肉桂、官桂或香桂,它与花椒都是家庭中常用的香料,二者都有温肾阳的作用。用它们泡脚,对那些因肾病引起的水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所谓肾源性水肿,主要是由于肾脏功能问题或出现疾病而引起的水肿。一般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面部、足踝部,以早晨起床时最为明显,用手指按压水肿部位的皮肤可出现凹陷。
如果出现了肾源性水肿,可以用花椒和桂皮各15克(一小撮或一小块)煮后泡脚,煮法同煮生姜的方法一样:放入锅中加入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左右。煮好后,将全部水倒出,再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连续用此法泡脚能够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
3.艾叶温肺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
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温肺效果更佳。
4.红花防冻疮
红花是一种妇科常用中药,它能够活血通经,祛淤止痛。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皴裂的人在秋季应该提早用红花泡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煮后泡脚,能够预防和改善冻疮。
如果用30~50克的干艾草和10~15克的红花同时煮水用来泡脚,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和减轻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
结语:人体是很奇妙的,身体中的每一个渺小部位都能够发现出我们身体情况,就连我们平常都不在意的脚部,还能够出现的不同症状也能够给我们健康敲警钟,所以我们以后一定要多注意。用中药泡脚对我们也是非常的有益处的,不同中医能够驱散不同疾病的哦。
更多精彩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