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淋巴水肿 > 预防保健

科普知识2

科普知识(2)提要

1硚口工委张学炳《谈谈乳腺癌》

2硚口工委张学炳《乳腺癌康复治疗》

1谈谈乳腺癌

硚口工委张学炳

女性乳房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可形成转移危及生命。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一、病因

尚未完全清楚,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女性乳腺癌年龄段发病率0~24岁较低,25岁后逐渐上升,50~54岁组达到高峰,55岁后逐渐下降;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月经初潮早(小于等于12岁),绝经迟(55岁),未婚,未育,晚婚,未哺乳,滥用雌激素,睡眠少于7小时,患乳腺良性疾病未及时诊治等都是患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另外,临床发现,生活中爱较真,生气又不擅长表达的人,植物神经、内分泌与免疫系统长期处于高度亢奋和紧张狀态是导致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重要因素。

二、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备典型的症状和体佂,以下是乳腺癌的典型表现:

(一)乳腺肿块: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无痛,少数伴隐痛和刺痛。

(二)乳头溢液: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称为乳头溢液。引起原因佷多,如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癌等。

(三)皮肤改变:乳腺癌引起的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佂,最常见的有:

1.酒窝征:肿瘤侵犯了连接乳腺皮肤和深层胸肌筋膜的Cooper韧带,使其缩短并失去弹性,牵拉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一个小凹陷,像小酒窝样。

2.桔皮样改变: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使乳房皮肤出现许多小点状凹陷,像桔子皮一样。

3.皮肤卫星结节: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在主癌灶周围的皮肤形成散在分布的质硬结节。

(四)乳头、乳晕异常: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缩短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瘙痒、糜烂、破溃、结痂、脫屑、伴灼痛,乳头回缩。

(五)腋窝淋巴结肿:住院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

三、检查

包括医生进行体检、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照像)、彩超,、磁共振(MBI)、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四、诊断

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依据细胞病理学和组织病理学。

五、分期、分型

乳腺癌分期、分型有解剖学分期、病理学分型和分子分型(细胞病理学分型)三种,后两者对指导治疗和预后更有帮助。

(一)病理组织学分型: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型癌、浸润性非特殊型癌、其它罕见癌五种。

(二)分子分型:年国际乳腺癌治疗专家分子分型共识把乳腺癌按分子分型分为如下四型:

LumaniIA型ER(十)PR(十)Her2(一)Ki-%

LumaniIB型ER(十)PR(十)Her2(一)Ki-%

Her2过度表达型ER、PR阴性或阳性Her2(十)

三阴型ER、PR、Her2均为阴性

四种类型中,头两型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第三型易复发,需进行赫赛汀靶向治疗,第四型预后最差。

ER:雌激素受体

PR:孕激素受体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i-67:可以标记肿瘤细胞的增殖状态

六、治疗

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认识的不断深化,治疗理念的转变与更新,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形成了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的治疗模式。根据肿瘤的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酌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

(一)手术治疗: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保留乳房手术和全乳房切除术,保乳手术有严格的手术适应征。腋窝淋巴结手术有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前者只切除前哨淋巴结,经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再行腋窝淋巴结淸扫。

(二)放疗:利用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生长繁殖,达到控制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手术,放疗并属局部治疗。

(三)化疗: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乳腺癌对化疗相对比较敏感,20世纪70年代以环磷酰胺、氨甲喋呤、氟脲嘧啶等非蒽环类药物为主,随着含蒽环类的抗癌药物如多柔比星、表柔比星的联合使用,乳腺癌生存率和生存期明显提高。90年代以来,紫杉醇等新型药物问世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乳腺癌的疗效。

(四)內分泌治疗:采用药物或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方法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减少內分泌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

(五)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最为活跃的一项研究课题,与化疗药物相比,是具有多环节作用机制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2乳腺癌康复治疗

硚口工委张学炳摘自网络

一、患侧肢体功能的康复

(一)循序渐进的患侧上肢功能锻练

功能缎炼对于恢复患者肩关节功能和消除水肿至关重要,但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顺序,不可随意提前,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循序渐进方法如下:1.术后1~2天,练习握拳,伸指屈腕。2.后3~4天,前臂伸屈运动。3.术后5~7天,患侧的手摸对侧肩,同侧耳(可用健肢托患肢)。4.术后8~10天,练习肩关节抬高、伸直、屈曲至90度。5.十天后,肩关节进行爬墙及器械锻练。

功能锻练的达标要求是,2周内患侧上臂能伸直、抬高绕过头顶摸到对侧耳朵。达标后仍需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需要注意的是术后7天内限制肩关节外展;严重皮瓣坏死者术后2周内避免大幅度运动;皮下积液或术后1周引流液起超过50mg/小时,应减少练习次数及肩关节活动幅度(限制外展);植皮及行背阔肌皮瓣乳房重建术后要推迟肩关节运动。

(二)预防或减轻上肢水肿

一般认定患侧上肢周经比对侧上肢周经长度小于3cm为轻度水肿,3~5cm为中度水肿,5cm为重度水肿。具体方法如下:

1.预防感染

保持患侧皮肤淸洁,不宜在患侧肢手臂进行有创性的操作,如抽血、输液等;洗涤时戴宽松手套,避免长时间接触有刺激性的洗涤液;避免蚊虫叮咬;衣着、佩戴首饰或手表时一定要宽松。

2.避免高温环境,避免烫伤;患侧手臂不要热敷;淋浴时水温不要过高;避免强光照射。

3.避免负重,避免提、拉、推过重的物品;避免从事体力劳动或较剧烈的体育运动。

4.淋巴水肿的自我护理

轻度或中度淋巴水肿,抬高手臂;沿淋巴走向从下而上向心性按摩;做手臂功能恢复训练;戴弹力袖套。

重度淋巴水肿,戴弹力袖套,行物理治疗。如手臂出现变红或异常硬结等症状,亦或水肿严重时应考虑有感染发生,应抗感染及对症处理。

二、营养和运动

乳腺癌疾病的进展或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均有可能导致患者营养不良,而饮食过剩造成超重也是乳腺癌患者康复期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癌症患者本身也是第二原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因此,合理的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期尤为重要。维持健康的体重、充足的体力活动以及健康的饮食,可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增加无病生存的概率。

(一)饮食营养

目前尚没有证据证明某类食品的食用与乳腺癌的复发或转移相关,但确需要禁忌胎盘及其制品和未知成分的保健品,也不推荐药膳和补充剂(如多种维生素)。美国癌症学会主要推荐的是富含水果、疏菜、粗粮和豆制品的饮食。美国公共卫生学院推荐成人乳腺癌患者每天至少喝2~3杯蔬菜汁,1.5~2杯水果汁。一些观察性研究认为,乳腺癌存活者的蔬菜和粗粮摄入量高,总体死亡率可降低43%。

(二)运动

康复期应选择一项适合自己并能终生坚持的有氧运动,推荐进行有规律的锻炼,每周至少分钟中等强度缎练,1周2次力量训练。可向患者推荐的运动有快走、骑车、游泳、打太极拳及舞蹈等。

(三)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保持正常体重,坚持日常锻练,戒烟限酒,慎用保健品。

三、心理状态的调整

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主要集中在自尊心、身体影响、焦虑和抑郁状态,此时应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特点及心理状态调整的过程,避免给予患者过多的同情与怜悯。向患者强调保持常态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尽快摆脱患者角色,积极面对生活。

(一)帮助患者理性接受患病事实,减少错误想法,减轻恐惧。

(二)帮助患者寻找积极的生存目的,建立生活信心。帮助患者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对家庭其他成员的重要性,以增强其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三)激发患者的承担意识,协助其控制自我,发挥患者决策权。

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和谐一片

武汉癌症康复会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bzrgr.com/lbszyfbj/9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