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淋巴水肿 > 疾病症状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防治措施

  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大约20-30%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因为手术切除了腋窝淋巴结,放射治疗进一步破坏了淋巴管,因淋巴回流受阻而引发水肿。淋巴水肿发生的时间多变,有的术后1、2年即发生,有的10年后才出现。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后立即出现手臂的肿胀,但这并不是淋巴水肿,很快肿胀就会消退。此后如出现持续不退的水肿应引起警惕,尽早就医。   

  为什么会发生上肢水肿

  淋巴水肿是由于淋巴管缺失或阻塞,淋巴液回流受阻,大量的体液、蛋白质在皮下积聚而成。乳房切除术因清除了周围的淋巴组织,造成局部淋巴系统损伤,加上术后的放射治疗、伤口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使淋巴水肿成为不可避免的并发症之一。

  乳腺癌手术后的上肢水肿主要是因为腋淋巴结清除后,淋巴回流受阻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患侧上肢从上臂到前臂,甚至手部不同程度的肿胀和疼痛。如果局部有很小的伤口,由于水肿的上肢局部抵抗力低,很容易感染而引起急性淋巴管炎,俗称“流火”。患者上肢皮肤发红、疼痛和压痛,丹毒样,严重时全身发热,需要用抗菌药物治疗才会好转。如果反复发作将会加重上肢水肿。

  要重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乳腺癌患者多数刚开始上肢水肿是轻度的,对上肢功能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无需药物治疗,很多患者就会忽视,当有的病人都已到了上肢肿得衣袖需要另外订做的程度了再来治疗,那效果差强人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淋巴回流术一般要清扫腋窝周围淋巴群,一站一站扫,比方说一个水流通畅的管道,因不当习惯使管内水流受阻无法回流,一旦出现此情况再进行治疗就十分困难。

  预防水肿,相对容易,但是治疗水肿却相当难,这是世界难题,也是医学界强调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的原因!

  目前,淋巴水肿在临床上还没有一个彻底根治的方法。由于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如何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上应遵循两个原则:

  1.避免上肢血流过高,因为血流的增加必定使淋巴液的产生增加,从而使淋巴循环负担加重。比如高强度的上肢锻炼、感染以及高温等。

  2.避免淋巴回流阻力增加。比如过紧的衣服可压迫锁骨上区,上肢的感染可使局部组织纤维化、淋巴管狭窄。

  基于以上两个原则,乳腺癌患者在治疗后需注意:

  (1)预防患侧上肢损伤、感染;

  (2)避免患侧上肢药物注射、抽血、免疫接种以及血压测量;

  (3)避免患侧上肢高温,如热水浸泡、日光暴晒、桑拿浴等;

  (4)避免穿戴过紧的内衣、项链和吊带胸罩;

  (5)避免患侧上肢作高强度的运动、搬运重物等活动。

  出现上肢水肿后应早期治疗,现有的治疗措施主要着眼于阻止恶化以及改善症状,对晚期严重的上肢水肿效果欠佳。

  主要措施有:

  1.皮肤护理:做好皮肤保护措施,主要目的是防止感染,因为淋巴水肿后其组织间隙富含蛋白质,微小皮肤破损即可引发细菌感染。因此,应避免外伤、患肢抽血、注射、量血压或静脉注射;避免患肢手提重物和长时间下垂;避免昆虫叮咬,预防皮肤损伤,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应立即处理。

  2.患侧上肢功能锻炼:适度的活动和锻炼有助于改善淋巴循环。如伸懒腰、腹式呼吸能改变胸廓内压力,促进淋巴回流。上肢抬举运动可使肌肉收缩刺激淋巴液流动。然而,过强的运动或静力性的活动(如搬运重物等)可造成淋巴管负荷过重,加重上肢水肿。切记不能过度锻炼,应循序渐进。以下运动可以帮助您恢复上肢功能,减少水肿的发生率。运动时,应坚持由患肢远端到近端活动(从腕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肩关节)、按照合理的方法锻炼。

  3.按摩:是目前治疗淋巴水肿的最重要手段,通过按摩先清空周边组织淋巴管,从而加速患侧上肢的淋巴液回流。不过按摩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按摩师进行。

  4.弹力袖套:穿戴弹力袖套可预防淋巴水肿及避免肿胀恶化。弹力袖套可压住肿胀的部位,避免体液积聚;同时作为患肢的支架,以帮助肌肉泵走体液。弹力袖套经特别设计,使压力集中在手臂下半部,以方便排液。

  中医综合疗法(包括内治+外治法+物理治疗):

  内治法:以通经活络,疏肝理气,利水消肿为主要法则,中药内服方:柴胡10克,郁金10克,当归15克,路路通10克,络石藤30克,海风藤30克,车前草15克,车前子15克,水蛭3克,桂枝10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毫升,每日一剂,早晚分服。其中,伴上肢红肿热痛者,可去桂枝,加用金银花、蒲公英,气虚明显者可加重黄芪、太子参,水肿日久,按之硬韧者加白芥子、鹿角片。

  外治法:“金黄散”水蜜膏外敷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淋巴管炎即阳证患者:将金黄散、蜜糖用开水调成膏状,外敷患处,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水肿出现红肿热痛者,具有清热除湿散结化瘀,止痛消肿之功;“四子散”热敷疗法外治乳腺癌术后并发上肢水肿阴证患者: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吴茱萸各克加热翻炒,温度在60~80度之间,装在袋子里敷在患肢手臂上,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有温通行气之效。

  同时配合物理治疗:包括:压力泵疗法、抬高患肢、手法按摩、功能锻炼、弹力绷带包扎相结合。顺序为手法按摩、压力泵疗法、弹力绷带包扎维持。注意抬高患肢及功能锻炼贯彻治疗过程。

  治疗组37例患者,半年后水肿发生4例,发生率10.8%;其中轻度水肿4例,中度水肿0例,重度水肿0例。与文献报道乳腺癌术后半年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30%比较,治疗组上肢水肿发生率减少,且均为轻度水肿,表明中医综合疗法对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咨询袖套问题,购买医用弹力袖套加晓梦







































白淀疯
白点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bzrgr.com/lbszzz/6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