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若发生药物渗漏或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和炎症,重者周围组织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下面我们了解药物渗漏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
渗漏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
发泡性:如表阿霉素、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长春地辛等
刺激性: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等
非发泡性:无明显发泡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顺铂、氟尿嘧啶等
化疗药物外渗的临床表现
I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见于早期,局部肿胀,红斑、持续刺痛
II期:静脉炎症反应期见于渗漏后2-3天,沿静脉走向条索肿胀、发红,引流淋巴结肿大、疼痛,可出现发热
III期:组织坏死期
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累及皮下肌层,甚至深部组织结构受累。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一)
药物因素:
?药物的PH值
?渗透压
?药物浓度
?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二)
血管因素:
?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
?血管血栓、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引力增加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三)
操作因素:
?穿刺技术的不熟练,一次给药多穿几次
?选择血管不当
?针头固定不牢
?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
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四)
其他因素:
?淋巴水肿
?输液量大
?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
?病人血小板数量少
?静脉注射部位弯曲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一)
合理选择静脉
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
长期化疗的病人,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
保护大静脉
最好选用静脉插管化疗(PICC置管)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二)
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和输入速度
化疗药外渗的预防(三)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
发疱剂滴注时,减少患者活动
化疗时如有异常感觉,及时报告护士
化疗药外渗的治疗
化疗药外渗的治疗(一)
紧急处理
发生外渗,立即停止点滴,吸出药物
局部使用解毒剂:灭火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化疗药外渗的治疗(二)
冷敷:冰袋24h最长3天
药物湿敷:氢化考的松硫酸镁
中药湿敷:金黄散六神丸+蜂蜜
化疗药外渗的治疗(三)
抬高患肢
溃疡、坏死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皮
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
功能锻炼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有什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