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正一步步吃掉孩子的听力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有六分之一的青少年已损失部份听力,但却很少有家长提醒孩子们应拿掉天天挂在耳朵上的耳机或远离其他噪音。
主持该研究的宾州州立大学小儿科助理教授萨克哈(DeepaSekhar)指出,美国愈来愈多青少年失去高频听力,这是典型噪音导致的状况,但他调查了名家长却发现,96%以上的家长认为他的孩子几乎没有被噪音破坏听力的风险,且超过三分之二的家长从来没有和孩子讨论过这个问题,以为噪音对青少年的危害很低。
事实上,年代就有13%的青少年出现高频听力损失的问题,年这个数字提升至16%,目前可能还在逐步成长中。
萨克哈提醒,高频听力虽然不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但会逐步蚕食,例如你渐渐开始听不到S、H和F发音的文字,这在未来可能会损害孩子在学校、职场的表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戴耳机是常见噪音过量的原因,特别是外部环境有其他噪音时还听著音乐。根据美国语言听力协会的资料显示,声音超过85分贝就可能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事实上,某些MP3播放器的音量高达分贝,装潢施工的噪音也是分贝,此外,体育赛事、店家音量其实也非常吵杂。
让音量维持在合理的范围是保护听力的重要方法。听力专家、南佛罗里达大学听力语言研究全球中心主任费西纳(RobertFrisina)提供家长一些建议:
1?限制耳机音量。
2?进入噪音可能会超标的场合,如演唱会、施工中的大楼等地方要戴上耳塞。
3?避免让两股噪音同时干扰耳朵,例如在吵杂的环境里听音乐。
学太极谈养生就在太极养生堂
你爱听MP3吗?小心潜在的耳鸣危机
贝多芬、马丁路德都是耳鸣的患者,生活大受影响,甚而梵谷疯狂割耳也被医界怀疑,原因之一可能是受不了耳鸣的困扰。这种只有耳鸣患者自己知道的痛苦,到底该怎么解决?
在一次眩晕之后,阿明开始为耳鸣所苦,只要周围一有尖锐的声音,或电视机音量稍微大声,他的耳朵就受不了。做了许多检查排除脑瘤及其他危险疾病之后,医生告诉他,只有与耳鸣和平相处,别无他法。之后,他又眩晕了两次,但已经五年没再发作过。不过,他的左耳却也慢慢丧失听力,现在几乎听不到;而耳鸣的状况仍持续困扰著他。他慢慢发现,当他去打高尔夫球时,在开阔的球场上,加上是做他喜欢做的事,或多或少转移了耳鸣对他的影响。
这阵子,李小姐发现跟妈妈聊天时,需要重复好几次自己说过的话。带妈妈去做听力检查之后,结果正常,甚至在该年龄层的标准之上;经医师询问后,李妈妈才透露,已长达两个月睁眼到天亮,耳内发出咻咻耳鸣。医师认为李妈妈听不到,可能跟耳鸣有关,也可能因为睡不好,精神恍惚,他开了些血管畅通剂,及维他命B群,没想到,李妈妈立即不再失眠,听力也改善了。
全家人惊喜万分,「治听力,变成治耳鸣,结果竟治好失眠,」李小姐深觉身体的奥妙。
耳鸣患者约佔耳科门诊的十分之一,仅次于听力障碍患者。而这些患者中,有5%的人会抱怨因为严重的耳鸣情形,影响到日常生活。
很多人认为,耳鸣是老年人才有的问题。
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力博宏说,的确,在门诊中,中老年人罹患耳鸣的比例稍高,但事实上,除了听觉神经退化所引发的耳鸣外,耳鸣的致病原因非常复杂,是个病人与医师都深感困扰的毛病;它有可能是感冒引起,也可能是药物、压力、跌倒、长期使用耳机、噪音等造成,它还可能合并其他徵状,甚至是某些危险疾病如鼻咽癌、听神经瘤的症状之一。
另一方面,耳鸣常常只有患者自己能听到,而每个耳鸣患者对声音的描述也常有很大的差异,有水声、有蝉叫,有的是风呼呼吹过的声音,甚至有患者跟医生形容为「脑鸣」,坚决否认那是耳内发出的声音。
用意志力与环境设计慢慢忽略耳鸣
但耳鸣是否会对病人造成困扰,听觉系统的问题反而是次要角色,主要还是来自于病人的情绪过度反应,对耳鸣有强烈的负面观感,因而加强耳鸣造成的困扰。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耳鸣的病人中,只有四分之一感到困扰,而且比较有困扰及不觉得困扰的两组病人之后竟发现,病人感受到的大小声、频率并无差异,甚至音量大小、音调、可遮蔽性与他们遭受的困扰程度并无关联。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吴哲民解释,我们的脑部对声响都具备调节能力,如果认定耳鸣声跟一般声响或背景噪音一样,是不具危险暗示的声响,就能慢慢适应,也就不会感到困扰。但如果我们一直在意它,担心「会不会是脑瘤的徵兆?」「为什么只有我有耳鸣,是老天的惩罚吗?」脑部就认定它是危险讯号,反而无法适应。
吴哲民无奈地说,常碰到病人询问「有没有药可以完全治好耳鸣?」但他表示,如果病人能扭转对耳鸣的恐惧,根本也不需要使用药物;目前药物的效果多在降低情绪的焦虑、帮助放松,或是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神经的活性。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耳鸣。仔细回想,有时深夜要睡觉之前,当四周都变得极度安静之时,耳朵是不是会听到一些轻微的嗡嗡声?
这是因为我们耳朵有自行发声的功能,听神经受到刺激就会放电形成极细微的耳鸣,只是通常脑部都能发挥正常的抑制作用,加上外界的噪音或声响都大到能把它盖住。但当耳朵生病时,听神经异常放电,造成比一般状况更大声的声音,才使病人感到困扰。
因此,医师们都提到,治疗耳鸣最重要就是得改变对耳鸣的观感,不要把耳鸣当成多可怕的敌人,要试著正面看待它,慢慢接纳它就是你的一部份。
一则小故事:他看门诊时,旁边总有一台列印机,不断列印病人的药单或各项检查表单,常会有病人抱怨它吵,但他看门诊已经一、二十年,从来不觉得吵。耳鸣也是一样,它不会真的消失,而是你必须学会不要在意它,一旦习惯后,很多病人都会觉得耳鸣变小声,而且只有在他们想听,或是仔细听的时候才听得见。
当然,除了观感上的扭转,也有一些具体方法可以帮助病人慢慢淡化对耳鸣的察觉。
有些国家会使用耳鸣遮蔽器,先判断患者的耳鸣频率,再调整出频率相近但音量较小的声音,每天听8小时,以训练脑部适应噪音。不过,他表示,绝大多数病人并不需要用到遮蔽器,那是最后一个选择,医师大多建议,尽量不要让自己处在太安静的环境,例如睡觉时可以放些轻音乐,或开冷气、电风扇等,或是使用秒针走动声较大的闹钟,原理相同,也同样有效。
此外,压力及失眠也都会加重耳鸣的不适,因此放松心情也是耳鸣患者的一项功课。这部份,有时可能需要家人的支持与理解,力博宏说。
治疗新希望:用脑磁波治疗耳鸣
虽然目前医界对耳鸣的原因仍无法确定,但有些学者开始认为,不管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耳鸣,最终都是因为听觉传导路径受伤,造成抑制听神经放电的功能也因而受损,原本应该会被遮蔽的声音,就不受控制地大鸣大放。
医院最近便利用这套原理,研究是否能藉由重复透颅磁刺激器(repeated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刺激脑皮质,以改善耳鸣。研究计划的主持人力博宏医师发现,大脑的听觉可塑性(auditoryplasticity)变化具有可逆性,透过脑磁波刺激,可将体外磁场导引至脑部皮质表层,使特定部位产生感应电流,藉此改善神经细胞的功能。力博宏进一步解释,这个脑磁波有类似整流器的作用,将脑部内的乱流(异常放电)回归正常,以阻断耳鸣的产生。
的做法在德国、美国、比利时等地都已證实确有治疗耳鸣的功效,只是治疗成效会受年龄、耳鸣及听力受损的严重度,或耳鸣存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影响,有些人接受磁刺激一次即可,有些人则需多次才能达到理想疗效。
目前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建立常规治疗模式,未来希望成为耳鸣治疗的新选项之一。
别碰咖啡、茶、烟、酒、乳酪、巧克力、布丁蛋糕
几乎每个耳鸣病患都很常听到医生说「你只能试著跟它和平共处了!」这短短一句话,除了心情上接纳耳鸣,慢慢训练脑部适应耳鸣,还包括一些生活上、饮食上要注意的事:
■咖啡、茶、可乐、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一定要忌口。
■有国外报告指出,一些含水杨酸成分的食物,如蘋果、葡萄、番茄、草莓、小黄瓜、奶油、布丁蛋糕等,也会加重耳鸣的症状。虽然这类食物与耳鸣的关系仍未十分确定,但医师也建议尽量不要摄取太多。另外像乳酪、可可、巧克力等,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缩,而影响耳鸣,同样少吃为妙。
不过,倒是有建议可喝些菊花茶,其他还有百里香和薄荷,具有稳定神经系统的作用,常用来减轻焦虑和帮助睡眠,或可间接改善耳鸣。
■除了食物之外,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杜宗阳也提到,许多病人会跟他回馈说某些体操、游泳或按摩耳朵等有帮助减轻他的耳鸣症状,他认为这些可能因人而异,但也不妨试试。
■另外,约有70.80%的耳鸣患者会伴随各种程度的听力损失,对于合并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病人,杜宗阳建议可配戴适当的助听器。因为助听器可以帮助接收正确、较清析的外来讯号,而且是病人想要听到的声音,让听觉中枢神经恢复到去处理这些外来讯息,进而忽略由内产生的耳鸣。
你爱听iPOD或MP3吗?小心潜在的耳鸣风险
你知道听耳机时,嘈杂的音乐分贝数有多高吗?将近90分贝。而且如果你是使用耳内式的耳机,因为是直接塞到你的耳内,分贝数还会再提升9分贝,你就晓得这个音量的确很大声了吧。
英国的研究指出,青少年若长时间以耳机聆听音量过大的音乐,可能导致他们比上一代提早30年失聪。
不管年龄为何,耳鸣的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都是一样的,都跟听觉系统各个部份的退化有关,而iPOD或MP3造成的听觉系统提早退化,的确可能让听力损失及耳鸣的发生率提高。
荣总耳鼻喉科医师杜宗阳还提供几个惊人的数据:85分贝、4个小时;90分贝、2个小时,就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听力受损。而分贝,注意了,只需15分钟。
所以,下次听MP3时,可以试著用外挂式耳机,并将音量调到你还可以听到外面人叫你的音量,不要声音大到别人都听得到。
危险的耳鸣
医师对待耳鸣,多半是视为一种症状,可以由很多疾病或状况所引起。
但如果有以下特徵,就要格外小心,它可能是一些危险疾病的警讯:
1.最近几个月到2.3年才发生的耳鸣。
2.耳鸣持续愈来愈大声。
3.单侧的耳鸣。
这是最需要注意的徵兆,许多危险疾病如鼻咽癌、听神经瘤等,都是以此症状表现。
据统计,单侧耳鸣的症状是鼻咽癌6大症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颈部肿块。所以,如果有单侧耳朵的耳鸣、耳塞,应先至耳鼻喉科检查中耳及鼻咽,以排除这种疾病的可能性。
另外,听神经瘤的早期症状也大多是单侧的听力减退及耳鸣。虽然是良性的,但是长在小脑和桥脑的交界处,变大之后可能会压迫到脑干的生命中枢,所以必须积极处理。通常遇到单侧耳鸣的患者,医师都会安排接受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排除听神经瘤。
还有人会发现自己一只耳朵突然听不到,或是耳朵突然有很大的耳鸣声,检查后才发现是「突发性耳聋」。医院耳鼻喉科医师杜宗阳解释,目前这种疾病原因不明,但多数认为是供应内耳的小血管阻塞或内耳、听神经的病毒感染引起,如果能在发作一周内接受治疗,听力恢复或进步的机率约有六成。
4.伴有眩晕、听力减退等其他耳部症状的耳鸣。
像梅尼尔氏症就多以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及耳胀来表现,但也有少部份病人是以单侧的耳鸣、听障来表现的。它是不明原因的内淋巴水肿所引起的疾病,若及早治疗、控制,效果也比较好。
猜你更喜欢以下内容:
王宗岳太极拳行功解
太极拳的理论宝库-王宗岳
李雅轩太极拳论(五)
学
陈复元太极拳论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
学
谈阴阳理论是高级智慧学说助你更好理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心得
我对太极拳“发劲”的体悟,正确理解“气”、“劲”与“力”的关系和区别
方梦樵年学习太极拳心得体会
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身心俱放下,方为太极拳8句话,40个字,请记住它!
习练太极拳心得二十法,花钱也买不到,不练看了你也拿不走
练习太极拳十八条心得
太极拳不传之秘—偈语集锦
太极拳宗师心得之精华
心得
习太极30余载太极拳精义述真
心得
解读太极拳发劲的奥妙
心得体会
谈站桩过程的紧要处——换劲
心得体会
太极拳的懂劲、发劲须知
心得体会
说说在太极拳松沉晋级过程中的再次感受
心得体会
太极拳抓住松腰,虚灵顶劲、含胸拔背自然做到!
关于太极拳的核心功夫“腰胯”练习方法和心得分享!!
听一位前辈的练武心得
太极养生堂
每天更新和分享太极养生知识、理论、练功心得体会、太极名家讲解以及健康生活理念。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多少北京专业权威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