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病人翻身更换体位
4术后3天,护士帮助病人行患肢髋关节或固定范围外和被动运动
[护理目标]
5左下腹部可触及硬块
[主要表现]
5虚弱无力
3入院后第1天起,连续3天,在午夜时抽血查尾丝蚴,结果阳性者,先锋地药物治疗,再择期手术
5术后抵抗力下降
3多喝水,多吃水果
7监测体温每4小时1次
2术后伤口包扎固定
4病情允许下,及早下床活动
2术前每天用1%温热肥皂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洗患肢15-20分钟,泡洗包涂以小量凡士林油膏
3局部制动
4饮食类型
3病人卧床期间,协助其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活动
保持踝关节前曲90度
2便秘的解除情况
1病人主诉手术切口有发热感
1长期卧床
1嘱病人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用弹性绷带从足端向上缠绕,均匀地对患肢进行包扎,以利于静脉及淋巴液的回流
3伤口处理不妥
自我形象紊乱
4排便的类型
1评估病人肢体移动障碍的程度
四 疼痛
参照疤痕畸形整复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7督促病人生活要有规律,不要有意抑制便意
[主要表现]
4向病人讲解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如口腔卫生不好引起口腔炎,指导病人掌握及时排痰、适当咳嗽的方法,以预防肺部感染
4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
9做好卫生宣教
[相关因素]
4疼痛
2患肢置于寄存定的地方
[重点评价]
1引起便秘的原因
6术后1个月,开始扶损下地活动
2习惯性
[护理措施]
2肢体活动恢复情况
鼓励病人采用预防便秘的措施:多饮水,至少>1500ml/d;进多纤维饮食如蔬菜、水果等;使用缓泻剂
5告诉病人不用手触及伤口伤口周围
3排便环境
3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健康习惯,以促进合适的和规律的排便功能
2手术切口
[重点评价]
5拆线后嘱病人坐起,使下肢下垂床边15分钟,然后逐日增加下垂时间,每天1-2次
三 术后入厕/沐浴自理缺陷
1病人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8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7加强营养,增强体质,以增加活动的耐力
[护理目标]
[护理目标]
3病人能逐渐进行功能锻炼
5停用缓泻剂后
1充分了解病情,告知病人哪些关节可以活动,如小腿的手术,髋关节可以曲伸活动,膝关节稍限制活动
参照慢性溃疡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参照疤痕畸形整复术病人标准护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参照疤痕畸形整复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1组织液的积滞
五 便秘
象皮肿主要是由于淋巴水肿,淋巴液积滞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纤维增生性病变淋巴水肿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淋巴水肿系淋巴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继发性者有炎性的淋巴水肿和非感染和淋巴水两类,其中炎性的主要由虫病感染和复发性丹毒所致,非感染性的常见于恶性肿瘤细胞阻塞、区域性淋巴结清除术后、放射治疗后水肿持续存在,在蛋白含量较高的水肿液长期刺激下,使皮肤及紧下组织产生大量的纤维结缔组织,淋巴管壁也逐渐增厚、纤维化乃至硬化,形成臃肿而表面粗造的象皮肿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与非手治疗轻度象皮肿一般不需手术治疗;重度象皮肿者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法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自我形象紊乱;②肢体移动障碍;③术后沐浴/入厕自理缺陷;④疼痛;⑤便秘;⑥术后尿潴留;⑦潜在并发症--感染
4患肢被石膏以敷料包扎固定
4病人现有便秘症状减轻或消除
[护理措施]
2病人在外力协助下可以进行活动
6活动量减少
8预防不活动的并发症:
1肢体臃肿过重
3排出的大便干硬,呈条状或圆粒状
1病人对预防感染常识的了解程度
1病人排便费力或排便时间延长,重者不能自行排出
5创造良好的排便环境和充裕的时间
2病人掌握预防感染的常识
[护理措施]
6知识缺乏:误解活动肢体会影响术效果
2向病倾听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免关节僵直、肌肉萎缩
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运
七 潜在并发症--感染
[主要表现]
4全身营养状况
8使用肠道润滑剂或缓泻剂
2体温升高,脉搏加快切口局部红、肿,有脓性渗出物
[相关因素]
[重点评价]
3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3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6严密观察伤口局部有无红、肿、切口裂开等
2病人的创面或伤口是否按期愈合
1病人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或原有的感染得到控制
六 术后尿潴留
6教会并督促病人顺肠蠕动方向做腹部按摩
2便秘时病人会采用一些简单的解除措施
2排便时肛周有刺痛感,甚至有鲜血
肢体移动障碍
1病人主诉不能有目的地移动
1告诉病人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便
2进食要多样化,适当进高纤维饮食
协助病人翻身、更换体位
3病人对引起便秘的原因的了解程度解除措施
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1病人知识引起便秘的原因
3没有外力,肢体本身不能移动
银川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