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法的前
关爱淋关爱淋巴水肿患者,从我做起!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法的前瞻性试验
摘要
目的: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治疗后的并发症,患者不仅会感觉疼痛,同时身体外观受损,并更容易出现蜂窝组织炎。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法(CDT)可治疗淋巴水肿,分为四个步骤。关于CDT在诊断之后以及长时间的复查阶段如何实现干预的数据目前有限,我们通过对特定患者的试验对CDT的疗效进行了前瞻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20名患者在被诊断出淋巴水肿后立即接受了CDT治疗。在治疗之前、第10天以及最后一天分别进行了“癌症治疗的功能评价”(生活质量;QoL)测评和疼痛视觉类比量表评价。每位患者每天的治疗时间为60至90分钟,每周5天,共2至4周。治疗内容为皮肤和指甲护理、人工淋巴引流、多层压力绷带和治疗性运动。每周对病肢的水肿情况进行评估。在达到特定测量平台标准后,患者停止积极治疗,开始进入保养阶段。3个月后对患者的臂围、淋巴体积和体重进行测量。这些测量数据连同QoL和疼痛测量数据会在治疗后的6个月以及1年后进行再次评估。
结果:患者的治疗期持续2至4周(中值为2周)。严重患者数从7名降至1名。臂围中值减少1.5cm,中值淋巴体积下降mL。臂围减小与疼痛视觉类比量表分数有很大关联,但与生活质量(QoL)的提高无关联。分数的增加与臂围减少以及淋巴体积减少有很大关联。随着时间推移,患者会逐渐不再遵守治疗方案的规定而行。在复查阶段,臂围和淋巴体积会有些许反弹,但总体稳定,分别低于基线1cm和mL。虽然QoL无明显改善,但在整个治疗期间和复查阶段,QoL分数一直稳步上升,最终高于基线5%。疼痛感分数逐渐下降,最终有54%(中值)的患者无疼痛感。
结论:CDT对治疗淋巴水肿有明显疗效。臂围减小后疼痛感会有所缓解。分数(而非对患者的简单划分)能够显示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期越长,臂围、淋巴体积与体重方面便能得到更大改善,但患者也越不能遵守治疗方案的规定而行。保养时间越长,越能减小臂围和淋巴体积,减少疼痛并改善生活质量。总之,通过治疗,QoL和疼痛感均能得以改善;同时,在治疗结束后能够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