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淋巴水肿 > 疾病案例

物理治疗学理疗学部分

物理治疗学(理疗部分)

第一章

1、物理因子的主要治疗作用:①抗菌、消炎

②镇痛、镇静

③兴奋神经--肌肉

④促进伤口愈合,加速骨伽形成

⑤增强集体免疫力

2、理疗治疗剂量与疗程:①从小剂量了、开始(中小剂量---促进,大剂量—抑制,超大---坏死)

②时间:急性:15~20分/次慢性:3~8分/次疗程:12~20次

③疗程间隔2周、一年不超过4个疗程

3、发展:现代物理治疗学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年美国成立了物理治疗师学会

年英国成立了物理医学会

年,美国成立了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委员会

年成立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

年国际康复医学会成立

第十八章直流电疗法

1、生物物理与生物化学作用:

①对人体产生生物理化做的基础

②电解及电解产物

③电泳与电渗

④酸碱度改变(阴极产生碱性电解产物、阳极产生酸性电解产物)

⑤改变组织含水量阴极:组织水分增加,蛋白分散升高

阳极:组织水分减少,蛋白分散度降低

⑥组织兴奋性变化阴极:兴奋性升高

阳极:兴奋性降低

2、生理作用:①促进血液循环

②调节神经系统:阳极下神经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升高;

③促进伤口愈合,骨伽形成:

阴极有促进伤口肉芽生长,软化瘢痕,松解粘连和促进消散等作用

阳极有减少渗出的作用。

④静脉血栓溶解

3、治疗作用:

①、促进骨折愈合

适量的直流电阴极刺激可促进骨痂形成,促进骨再生和修复作用。

②、消炎、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阳极有脱水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和渗出;阴极可治疗慢性炎症和久不愈合的溃疡。

③、镇静和兴奋作用

全身治疗时,下行的电流起镇静作用,上行的电流起兴奋作用;

局部治疗时,阳极周围组织兴奋性降低,阴极下兴奋性增高。

④、对癌症的治疗

利用直流电电极下产生的强酸和强碱杀死癌细胞。

4、进行直流电疗法前:①询问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认知障碍

②治疗的局部皮肤是否有破损

③接通电源

④询问患者感觉

5、主电极(刺激电极):小电极的电流密度大,引起的反应强烈,称~

副电极(无刺激电极):大电极的电流密度小,引起的反应较弱,称~

6、治疗剂量:低流量,小电流

7、直流离子导入电疗法

①、特点:

l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内

l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l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②、导入途径: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内,主要堆积在表皮内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在一定范围内,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多

导入数量:躯干>上肢>下肢(特别是小腿)

导入的药物是垫中药物的2%~10%

8、直流电离子导入常用药物表:P

第十九章低频电疗法

1、低频电疗法应用频率在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流(lowfrequentlyelectrotherapy)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2、特点:①频率低,电流小

②电解作用弱

③无热作用

④对感觉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3、生理和治疗作用:①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②镇痛

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轴突反射

§2.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

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

§3.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

4、参数:相隔1ms以上的点刺激都能引起一次兴奋

常见低频电流波形:方波、三角波、调制波

5、经皮电刺激(TENS)止痛

6、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

前提:有神经支配、神经相对完整

治疗时机:一个月

三个月(疗效不确定)→减缓阻止纤维化

适合的条件:①神经肌肉收缩足够强

②患者感觉无痛或轻微耐痛

③邻近部位反应小

④每次肌肉收缩的幅度一样

⑤刺激过程:肌肉收缩先强后弱

患者表示疼痛

邻近部位有反应

收缩的幅度先大后小

第二十章中频电疗法

1、中频电疗法(mediumfre-quencyelectrotherapy,MFE)应用频率HZ~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

2、周期同步原则:脉冲频率在HZ以下的低频范围内,每一个脉冲均能使运动神经和肌肉发生一次兴奋。

3、中频电流作用特点:①能克服组织电阻,与低频电相比,能作用到更深的组织

②双向无电解作用

③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④镇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4、治疗作用:①软化瘢痕、松紧粘连

②促进血液循环

③镇痛(提高耐痛阈)、消炎

5、音频电疗法

作用: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促进组织再生及神经功能的回复

②镇痛,消肿

③软化瘢痕、松紧粘连

禁忌:局部有金属异物

6、干扰电疗法:将两路差额为0~HZ的正炫交流电作用于人体治疗疾病的方法。

两种电流,四个电极

特点:内生的低频调制中频→同时发挥低频电与中频电的双重治疗作用。

不同的差频:90~HZ的差频电流可抑制感觉神经,使皮肤痛阈升高,有较好的镇痛作用。50~HZ的差频电流可使毛细血管与小动脉持续扩张。改善血液循环,促使渗出物吸收。10~50HZ的差频电流可引起骨骼肌强直收缩,改善肌肉血液循环,锻炼骨骼肌。

第二十一章高频电疗法(又称热透疗法)

1、高频电疗法:应用频率为l00kHz~MHz,波长为m~1mm的高频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

2、物理特性:

①、对神经肌肉无兴奋作用:肌肉兴奋的脉冲电持续时间必须>0.01ms,kHz以上的高频电的脉冲持续时间<0.01ms

②、治疗时电极可不接触皮肤

③、热作用:内源热:不能以患者的感觉为准

④、非热作用

3、温热效应:短波感电法,浅层肌肉产热多

电场法,皮下脂肪产热多

超短波电场法,各组织产热均匀

微波辐射,富含水分中产热多

温热效应作用:①、改善血液循环

②、镇痛作用:降低感觉神经的兴奋性;

温热觉的冲动传入中枢,干扰痛觉的传入(掩盖效应)

③、消炎作用

5、注意事项:木:①、绝缘

火:②、避免热量过热,造成皮肤或内脏的损伤

水:③、保持干燥

金:④、金属物(手机、心脏支架)

土:⑤、电极连接紧密,不能交叉,或打卷

6、超短波:四级剂量分级法

I级剂量:为无热量,在温热感觉阈下,无温热感,适用于急性炎症、水肿显著、血液循环障碍者

II级剂量:为微热量,有刚能感觉的温热感,适用于亚急性、慢性疾病。

III级剂量:为温热量,有明显而舒适的温热感,适用于慢性炎症、慢性疾病。

IV级剂量:为热量,有刚能耐受的强烈热感,适用于恶性肿瘤。

第二十二章光疗法

一、光的生物学作用基础

1、热效应

2.光电效应

3.光化学效应

4.荧光和磷光效应

二、红外线疗法

1、生物物理学特征:①不可见光

②温热效应

2、治疗作用:缓解肌肉痉挛、镇痛作用、消炎作用、促进组织再生、其他治疗作用

3、操作:功率在W以上,灯距应在50~60cm;功率在W~W以上,灯距应在30~40cmcm;功率在W以下,灯距约20cm

4、注意事项:①、应避免红外线直接照射眼部

②、检查患者治疗部位的温度觉是否正常

③、照射部位有创面时应及时清洁处理

④、肢体动脉栓塞性疾病,不宜在病灶区及远端照射

⑤、在照射区皮肤可见不均匀红斑出现

三、紫外线疗法

1、物理特性:①不可见光

②光化学反应

③波长的不同(长、中、短)

2、生物学效应

n红斑反应:是紫外线照射引起的一种可见的反应,一定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或黏膜,进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被照射区的皮肤会出现均匀的、边界清楚的红斑

n色素沉着

n对细胞的影响

n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n5.脱敏作用

n6.促进伤口愈合

n7.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n8.光致敏作用

3、治疗作用:

n消炎作用

n镇痛作用

n杀菌作用

n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作用

4、照射剂量紫外线照射的剂量以最小红斑量(minimalerythemadose,MED)

表示,即某一紫外线灯管在一定的距离下垂直照射人体一定部位皮肤引起最弱红斑所需要的时间。MED反映机体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故又称生物剂量(BD),其计量单位为秒(s)。

5.剂量分级:

0级红斑(亚红斑量)1MED以下全身或区域照射

Ⅰ级红斑(弱红斑量)1~3MED区域性照射

Ⅱ级红斑(红斑量)4~6MED病灶局部或节段照射

Ⅲ级红斑(强红斑量)7~10MED炎症或疼痛病灶局部

Ⅳ级红斑(超强红斑量)10MED以上

四、激光疗法(P)

第二十三章超声波疗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在20kHz(千赫兹)以上,不能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

2、超声波的性质

v传播媒介与波形

v传播速度

v传播距离

v散射与束射

v反射、折射与聚焦

3、治疗作用:生物学效应(P)

4、治疗技术(P)

5、临床应用:(P)

第二十四章传导热疗法

1、定义:以各种热源为介体,将热直接传导给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2、热传递的方式:对流、传导、辐射

3、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

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降低肌张力、镇痛

②对血液循环的影响:改善组织营养、促进水肿吸收、心功能加强

③对皮肤及软组织的影响:软化瘢痕、促进创面修复、松解挛缩关节

4、石蜡疗法

物理化学特性:①半透明无水、无臭、无味的固体

②吸热快,散热慢

③熔点50~56℃

④可塑性

治疗作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炎症消散

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创面愈合,软化松解瘢痕组织及肌腱挛缩

治疗方法:①蜡饼法

v适用于较大面积的治疗

大腿和脊柱部:50cm×30cm

腰、腹部:40cm×20cm

关节部位可小一些

v每次治疗20min~30min

②刷蜡法

v排笔浸蘸蜡液涂抹治疗部位

v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蜡膜保护层

v保护层外反复涂刷,至蜡厚0.5cm

v外面包一块热蜡饼,用塑料布、棉垫包裹保温。

v每次刷蜡层的边缘不要超过第一层,以免烫伤。

③浸蜡法

v按刷蜡法涂抹形成一蜡膜保护层

v反复浸入蜡液、提出多次

v至体表蜡层厚达0.5cm~1cm

v持续浸于蜡液中

第二十五章压力疗法(







































白癜风如何治
白癜风中医疗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bzrgr.com/lbszal/54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